職能與工作職責 |
崗位分工與職責 |
人員簡介 |
來逢波教授簡介
一、基本情況
來逢波,經濟學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山東省智庫高端崗位人才,山東省科協第九屆委員會委員,山東高校科教興魯先鋒黨員。現任山東交通學院科研處處長、學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兼任山東省交通運輸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山東省交通運輸行業重點實驗室主任,入選“12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才。受聘擔任《綜合運輸》等多個學術期刊特約編輯和匿名審稿人。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物流學會理事、中國公路學會旅游交通委員會常務委員、國家重大科技項目評審專家、國家社科基金通訊評審專家、交通運輸部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山東省交通運輸標準化專家委員會委員、山東省海洋工程咨詢委員會委員、山東省科技及社科優秀成果獎評審專家。
長期從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優化調控、交通運輸與區域發展方面的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基金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山東省社科規劃重點項目、山東省科技計劃項目、山東省發改委重大課題、山東省高校科技計劃項目、山東省研究生教育創新項目等縱向科研課題30余項。發表論文50余篇,出版學術著作3部,主編教材6部,山東省省級精品課程負責人。第1位完成的科研成果先后獲得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山東省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獎等科研獎勵19次。
二、主講課程
研究生:《管理學基礎》、《交通運輸經濟學》;
本科生:《交通運輸概論》等。
三、主持的主要科研項目
1.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綜合運輸體系對區域經濟空間格局的塑造與優化研究(11CJL049),課題主持。
2.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高速交通網絡對區域空間格局的塑造機理與優化路徑研究(19BJY173),課題主持。
3. 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基金:高速交通網絡引導下區域經濟空間格局演化機理、模擬推演與優化策略研究(16YJAZH027),課題主持。
4.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區域經濟時空結構與綜合交通網絡協同演化機理研究(2014M550600),課題主持。
5. 山東省社科規劃重點項目:交通行業新舊動能轉換實施路徑及其與區域經濟空間格局動態演化的耦合機理研究(18BSJJ10),課題主持。
6. 山東省社科規劃項目:山東省綜合交通體系構建策略及其與區域經濟時空格局協調發展模式研究(14CJJJ39),課題主持。
7. 山東省重點研發項目:基于復雜網絡系統的高速交通多式聯運系統集成關鍵技術研究(2019GGX101023),課題主持。
8. 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軟科學部分)項目:區域創新系統資源配置效率演化規律與創新驅動策略研究—基于山東省137個縣(市區)經驗數據(2018RKB01048),課題主持。
9. 山東省科技計劃項目:山東省綜合交通體系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適應性評價及梯度構建模式研究(2013RKB01015),課題主持。
10. 山東省科技計劃項目:山東省發展綜合運輸體系的機制與對策研究(2008RKA163),課題主持。
11. 山東省科技計劃項目:山東省發展低碳交通運輸體系的路徑與對策研究(2010RKGB1086),課題主持。
12. 山東省發改委重大研究課題:“藍黃兩區”綜合交通體系對區域經濟空間格局塑造的作用機理及優化機制研究(20130702),課題主持。
13. 山東省經信委信息化戰略專項研究課題:基于信息化視角的“藍黃”兩區綜合運輸體系的構建策略與調控技術研究(2013EI205),課題主持。
14. 山東省經濟與社會發展信息化專項課題:“互聯網+”的綠色智慧交通運輸體系構建路徑與對策研究(2015EI023),課題主持。
15. 山東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計劃項目:基于區域交通維度的經濟布局對城市旅游產品形態演變影響的研究(07WD18),課題主持。
16. 山東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計劃項目:綜合運輸體系對區域經濟結構演變影響與優化研究(J10WG96),課題主持。
17. 山東省統計科研重點課題:基于數據挖掘技術的綜合交通體系對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貢獻度的分析與評價(KT12089),課題主持。
18. 山東省統計科研重點課題:大數據背景下交通運輸行業資源配置的效率評價方法研究(KT15125),課題主持。
19. 山東省文化廳重點課題:交通與旅游融合發展過程中品牌文化塑造的路徑與策略研究(2018497),課題主持。
20. 山東省高校教研教改項目:產學研一體化背景下管理類專業復合型開放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研究(2012320),課題主持。
21. 山東省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下專業學位研究生校企聯合培養的機制與模式研究(SDYY16137),課題主持。
22. 濟南市科技發展計劃項目:濟南市城市交通擁堵治理的機制與對策研究(201502135),課題主持。
23. 濟南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濟南市旅游業核心競爭力提升與品牌塑造策略研究(201630),課題主持。
24. 濟南市國家級科技思想庫調研課題:濟南市城市交通擁堵成因結構與治理模式研究,課題主持。
四、主要論著:
1. 專著《高速交通網絡發展與區域空間格局演變》,人民交通出版社,2019年1月;
2. 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對區域產業發展作用強度的差異性研究,《東岳論叢》,2018年第 10期,CSSCI;
3. 協同治理視域下城市交通擁堵治理研究,《重慶交通大學學報》,2018年第12期;
4. 運輸結構調整與區域產業結構的協整關系與響應效應,《綜合運輸》,2018年第12期;
5. 高速鐵路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效應及實證檢驗,《東岳論叢》,2016年底6期,CSSCI;
6. 專著《綜合運輸體系對區域經濟空間格局的塑造與優化研究》,經濟科學出版社,2014年6月;
7. 藍色經濟區交通可達性與經濟發展空間格局研究,《山東社會科學》,2014年第8期,CSSCI;
8. 區域經濟空間格局與綜合交通體系協調發展的測度與適應性評價,《東岳論叢》,2015年第6期,CSSCI;
9. 中國低碳交通運輸體系構建的必要性及治理模式研究,《華東經濟管理》,2012年第4期,CSSCI;
10. 綜合運輸體系對區域經濟空間格局變遷影響與優化研究,《工業技術經濟》,2012年第4期,CSSCI;
11. 區域交通系統的發展演進對區域旅游產業的影響與優化研究,《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2年第2期,CSSCI;
12. 濟南都市圈交通可達性與經濟發展水平測度及空間格局研究,《經濟地理》,2013年第3期,CSSCI;
13. 縣域綜合交通可達性與經濟發展水平測度及空間格局研究—對山東省91個縣域的定量分析,《地理科學》,2013年第9期,CSSCI;
14. 城市群產業結構與分工的測度研究,《城市發展研究》,2012年第6期,CSSCI;
15. 專著《旅游交通管理》,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4月;
16. On The Governance Model Of The Construction Of Low-Carbon Transportation System,《Energy Procedia》2010.7,EI;
17. Way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chieving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Society and Ecolog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ICEMMS 2011,2011.8,EI;
18. IRTS Influence on Tourism and its Optimization Measures, ICCSIT 2011,EI。
五、主要科研獲獎
1. 高速鐵路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效應及實證檢驗,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2019年8月,第1位;
2. 綜合運輸體系對區域經濟空間格局的塑造與優化研究,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017年10月,第1位;
3. 高速公路服務區多元化發展模式的理論構建與實踐創新研究,山東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2018年11月,第1位;
4. 高速鐵路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效應及實證檢驗,山東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2017年10月,第1位;
5. 多維視角下的旅游交通影響因素與評析,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2012年12月,第1位;
6. 綜合運輸體系構建與演變對區域經濟空間格局的塑造與協同優化研究,山東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2013年9月,第1位;
7. 區域經濟時空格局與綜合交通網絡協調發展研究,山東省軟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014年8月,第1位;
8. 區域交通對旅游及其關聯產業的影響研究,山東省軟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第1位,2011年8月,第1位;
9. 山東省發展低碳交通運輸體系的路徑與對策研究,山東省軟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013年8月,第1位;
10.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山東省經濟、社會與生態實現途徑及對策,全國第八屆博士生學術年會優秀論文一等獎,2009年10月,第1位;
11. 基于“4+X”核心能力培養的管理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山東省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014年7月,第2位。
12. 基于市場需求導向的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體系重構與實踐,山東省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2018年1月,核心成員。
Copyright ? 山東交通學院科研處 版權所有.
地址: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海棠路5001號 聯系電話0531-80687937.郵政編碼:250357